养老科普 | 老年人需注意!霜降节气一定要防这三样!

时间:2024-10-23

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,深秋景象明显,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。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。


图片

生活起居



在睡眠方面,《黄帝内经》里提出: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,要早一点睡觉,以顺应阴精的收藏;又要早一些起床,以顺应阳气的舒长。

图片

饮食养生



俗语有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的说法,应注意防燥、防寒、防郁。专家建议,霜降时节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,其次要防秋燥,运动量可适当加大。饮食调养宜平补,注意健脾养胃、调补肝肾,可多吃玉米、萝卜、秋梨、百合、蜂蜜、牛肉、鸡肉、泥鳅等。

吃秋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梨味甘性凉、微酸,具有清热生津、润肺化痰的功效,是防治秋燥的佳果。若与荸荠、蜂蜜、甘蔗等榨汁同服,效果更佳。



俗话说:“秋冬萝卜赛人参”,中医认为,萝卜有消食、化痰定喘、清热顺气、消肿散瘀的功能。吃点爽脆可口、鲜嫩的萝卜,不仅开胃、助消化,还能滋养咽喉,化痰顺气,有效预防感冒。



图片
“霜降三防”要做好

一防秋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秋燥明显,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现象,燥易伤津。

二防秋郁晚秋时节,天气渐冷,草木枯黄,落叶落果,万物萧瑟,容易引人忧思,使人意志消沉、抑郁。

三防秋寒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,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“外御寒、内清热”。俗语有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。中老年人要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。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。

同时老年人极易患上“老寒腿”等毛病,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。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“秋冻”。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,尤应按时增减衣服,以免生病,必要时就医治疗。

图片

饮食锻炼两相宜



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。天凉夜长,人的食欲大开,夜里休息也舒服,人体每天的热量摄入容易超过热量消耗,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。如果不加以调整,经过秋、冬两个季节,人就会胖很多。年复一年,人就会很快“发福”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