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。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,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,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,且一旦感染,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、并发症增多,容易发展为急重症。颐慈园小编提醒在此,老年人要降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,做好预防工作。
流感病毒公众最为熟悉,它引发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。专家介绍,与普通感冒不同,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起病迅速,常表现为突发性的高热,并伴有畏寒、寒战。患者全身症状明显,常感到全身酸痛、乏力、头痛、肌肉关节痛;常有呼吸道症状,可能出现咳嗽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等。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而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婴幼儿和孕妇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,危害更为严重。基于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数据的研究模型,全国平均每年有8.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,其中,60岁以上老人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数占全人群的80%。与流感相比,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于在国内不是法定报告的传染病,认知度并不太高。专家表示,这个病毒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,其传染性不亚于流感。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通常会引起感冒样症状,大部分患者能自愈,但老年人和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,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临床结局。相关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约有33.6万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,其中约1.4万例住院病例死亡。
支原体在老年人群中的感染率相对较低,但也不能忽视。以肺炎支原体为例,其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,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,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,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。
该病的发病形式多样,多数患者仅以低热、疲乏为主,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明显的头痛、肌痛及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,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,常持续4周以上。
专家认为,支原体肺炎在我国冬季的发病率较高,可能与冬季室内活动增多、空气流通差及人员接触密切有关。1.飞沫传播: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传播。
2.接触传播:即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引起的直接传播,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,再触摸口、眼、鼻等引起的间接接触传播。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老年人降低感染风险,以下是一些建议:
流感疫苗: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生。肺炎疫苗:对于有相关风险的老年人,接种肺炎疫苗也非常重要。均衡饮食: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,增强免疫力。
适量运动: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,增强肺功能。
充足的睡眠:保证良好的作息,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。定期清洁:保持家中卫生,尤其是常接触的物体表面,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。老年人如出现咳嗽、发热等呼吸道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,避免病情加重。冬季对于老年人来说,呼吸道疾病的威胁不容小觑。通过上述预防措施,老年人可以降低感染风险,保持健康。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,及时采取行动,才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中安全度过。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拥有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!